关键词
诗文库 正文
宋龙图阁学士侍读吏部尚书朱公圹志绍定四年正月 宋 · 朱子肃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四
绍定四年岁在辛卯春正月二十有二日,孤子子肃、子恭奉考君柩葬于飞来山阴东园山之原。
先期持玉堂少卿林先生岊状行,从郑宝左史公性之请铭。
郑公,考君心知也,尝语子肃等曰:「乡同朝时,相遇惟评文论心,绝口不及声利,而且简俭介洁,使人愈久愈敬」。
今痛九原之不可起,愿志而揭墓右,以诏来世。
窆日薄,子肃等不肖,廪焉亡以内诸幽,敬茹哀叙历官迁次、出处梗概寘之圹。
考君讳著字公明一字性诚
朱氏为沛国显姓,十世祖御史中丞至自光之固始,遂贯福州闽县
皇曾祖讳庭佐,太学博士,赠太保
曾祖妣黄氏,吴国夫人
皇祖讳倬,绍兴末高庙,赠太师魏国公赐谥文靖
祖妣刘氏、李氏,俱魏国夫人
皇考讳端学,中奉大夫、直秘阁,除宪江东提举华州云台观,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皇妣余氏,建安郡夫人
金紫生三子,考君寔为嫡长。
文靖遗泽,补承务郎
妙年刻苦自厉,铨中,初筮温之天富支盐,再调漳之龙溪丞,两预福建漕荐。
淳熙十四年进士乙科。
阜陵赐第日,胪唱暨考君姓名,二相并奏,曾被玉音「义方」之褒,堂除西外宗监左藏东库
秩满,与职事官差遣,除太学博士
明年,迁国子博士
坐言事者失实,去国。
丁金紫艰,庐墓哀毁。
服除,祠冲佑,道州,持湖右庾节兼提点刑狱,寓直中秘,分帅夔路,主四川文衡
召入为郎,历刑部度支尚右三曹,权直舍人院
庚辰,大廷策士,充详定官,除将作监秘书少监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迁太常少卿起居郎权刑部侍郎
癸未,同知贡举,升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脩撰,除吏部侍郎
皇上登大宝,首擢兼侍读,除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差郊祀大礼桥道顿递使。
年偪垂车,告老章几十上,温诏至再,始除职与郡,除显谟阁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
便殿引辞,益被睿眷,有「朕自知卿,欲留讲筵,以卿苦求去」等语,锡赉甚渥。
面奏三劄,以务学、广谋、增圣德、济国事为言,词旨剀切。
且乞振纲纪、守法度、明赏罚、别廉贪、辨真伪、察贤否,汲汲为固基本计,悉蒙开纳。
去归其乡,力请祠,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积阶正议大夫闽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
前年冬,得左髀酸痹疾,稍岨于行。
然清卢电烱,须鬓犹鬒,笔力不小衰。
俄感微恙,奄弃二孤于正寝。
生于绍兴三十年岁庚辰九月之廿三日寅时,而没于绍定庚寅七月二十四日,享年七十有一。
乌虖痛哉!
将死,遗言耿耿,皆爱君忠赤。
戒后事勿溺缁黄,亦不怛化,正衣冠,危坐而逝。
先,致仕□恩,除龙图阁学士转两官,依所乞。
遗表闻,赠四官,与致仕遗表泽。
取洪氏,赐冠帔,赠淑人,故建宁府教授杞之女。
白首相敬,为女、为妇、为母之道皆可则。
从宦都城,先四年卒,考君有志。
子男:长子肃朝奉郎、前两浙西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赐绯鱼袋;
次子恭,承议郎、前知汀州长汀县,赐绯鱼袋;
又次子齐,蚤世。
女曰卯,曰睦,未笄卒;
曰耆,适文林郎潮州司理林蓬孙从夫,亦先卒。
孙男挺,承奉郎、监兴化军涵头盐仓,以考君郊恩换授。
抟,将仕郎
拱,将仕郎,皆所任。
称翁、坚翁。
女祉。
曾孙男颐老。
考君讲学操践自诫,入一言行必印券。
事亲孝,涖官廉,尚义勇,为人谋忠,谦恭酬物。
躬行帅孙子,安于清约,有韦布不堪忧。
乐施予,广赒恤,助未举之丧,赖以入土者众。
平居寡欲,既达,无声色娱。
故其更治也,所至节爱,以化治称。
用公钱代民输积帑,馀佽兵费。
儒功久□□□清风惠政,今犹昭□□□□□□□靖共正直,不亢不随,名德日以高显
勤劳职业,风雨靡辄变。
其在经幄也,亹亹告君,一本仁义,国体、民基,恳切真意,退朝率有隐忧。
典综铨衡,镜清烛照,人不敢干以私。
公道寖昌,不负亲擢,险夷一致,终始玉粹,见几知止。
佚老,全节晦忠,一饭不忘。
药裹纷前,忧时尤极。
见谓全德君子,亦其廉耻命义素明也。
死之日,善类嗟悼,闾巷吊哭,以亡此哲人为恨。
况艰棘荼毒,忍死衔痛,为人子者当如何?
勉奉大事,姑叙颠末。
考君生平追古琢文,尤工于诗。
有《爱贤集稿》、《续稿》、《经筵进读》、《西掖制稿》,藏于家。
孤哀子子肃、子恭泣血谨书。
按:安徽省博物馆藏拓片。(卢茂村供稿)
戏酬张鲁封 唐 · 李昼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秋浦亚卿颜叔子谯都中宪老桑门。
如今柳巷通车马,唯恐他时立棘垣。
送梁同年之任镇海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第五
莲榜联名二十年,相逢云路重依然。
久闻执法乌台彦,今见为州太守贤。
莫使催科书下考,竟看徵诏降中天。
过家衣锦光辉动,忠孝须知更两全。
奏论责君子太重奖小人太深熙宁二年七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八、《范忠宣公奏议》卷上、《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八
臣累言张靖不合责降,薛向不合仍加奖用,不蒙听纳。
缘臣备位谏垣,职在箴补时政,凡是赏罚差失,必须竭力陈论。
臣曾任陕西,亲见向之奸迹,岂敢偷安茍禄,结舌保身?
况居圣神之朝,当尽强直之说。
愚臣自叨近职,固亦上体圣心,无非奖善旌能,去邪黜枉,深欲明示好恶,将使天下风从。
而乃执政之心,喜人承顺,故不能分别邪正,以致赏罚不平,使天下之人有疑于陛下,必谓督责君子太重,崇奖小人太深,委近习则务优容而来其言,用臣寮则因违忤以沮其志。
盖以近事明之,不得不谓之如此。
且如吕诲御史中丞,诏许风闻言事,才有失实,即坐左迁,此则责君子之太重也;
薛向外官,固合守法,而敢违条罔上,罪迹显闻,不独曲被优容,而复骤加奖用,此则奖小人之太深也。
陛下间或遣内臣走马承受辈体访外事,固已不使臣寮得知,其或言不审详,必为隐而不责,又况肯使与罪人对辨,而反坐其言者哉?
此则务优容而来其言也。
薛向陕西,坏法已七八年,张靖一旦往彼体量,不能尽见根柢,询访之际,容其不详。
朝廷忘其元初被旨,使与罪人对词,一有不详,先被黜辱,此则因违忤以沮其志也。
责君子太重,则忠臣难立;
奖小人太深,则奸邪易滋。
优假以来之,则近侍之言皆进;
违忤者沮之,则中人之性尽移。
如此而望风俗之不偷,聪明之不惑,不可得已!
陛下天资睿圣,超越前古;
臣之遭遇,千载一时。
微臣尚耻于枉尺直寻,陛下固不可启宠纳侮。
岂止爵及恶德,实亦有害邦家。
伏望圣慈舍己从人,勿惮改作,近者二人之命,悉赐追还,不唯赏罚均平,实亦天下幸甚。
奏乞增补谏官熙宁二年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四八、《范忠宣公奏议》卷上
臣闻古者天子有诤臣七人,所以广聪明而益治道也。
昔在章圣之朝,开广言路,置谏官六员。
仁皇庆历之初,亦尝增置员数。
近年以来,止及三员。
又自吕诲御史中丞,其阙至今未补。
当陛下求治之际,耳目之臣正宜多设。
伏望圣慈检会庆历故事,增补谏官员数,庶使言路得人,上裨圣政。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碑铭 唐 · 李俭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天垂四序。
所以表成岁之功。
地别九州。
所以分代天之治。
寒燠之运行叶度。
河岳之感应有期。
是故体五常而承五福。
赞九德而著九功。
盛业克著于旂常。
佳名攸传于竹帛。
素行蕴蓄于至德。
积庆必贻于后昆。
传曰。
名德若不当代。
其后必有达人。
富哉言乎。
有唐赠工部尚书张公。
孕灵有道之邦。
怀抱纵横之略。
宏图推于一德。
奇表出于万人。
操笔运六体之工。
弯弧倍六钧之力。
轻财扶义。
急病攘夷。
然诺信于友朋。
赒给行于州里。
不以一隅自束。
不以一节自恃。
情怀久约。
常从结驷之游。
座列嘉宾。
遍受脱骖之惠。
视公家之禄。
于我如浮云。
顾金玉之藏。
比之于纤芥。
居如列土。
誉若置邮。
语默顺时。
浮沉乐道。
僶俛从事
逍遥不羁。
尝仕本州。
历居右职。
贞元初
敕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
四年。
薨于昌平县之官舍。
春秋七十有五。
旋窆于文安县之西北安乐乡原。
夫人扶风郡太夫人鲁氏。
左厢兵马使太子詹事福之女。
行符箴颂。
礼具蘩。
后公二十二年而没。
至是祔焉。
礼也。
公讳仁宪。
字仁宪
其先清河人
五世相韩。
文成见称于汉代
台辅晋。
壮武克大于当时。
昭彰四表。
厌饫八极。
祖讳烈。
瀛州刺史
封清河伯
遂家于燕。
王父讳佐明
宣威将军幽州游徼右果毅都尉
烈考讳元皎
宣节校尉幽州润德府折冲都尉
奕世载德。
克广前修。
辉华阀阅之门。
错综崆峒之秀。
元子讳神寂
无禄早世。
嗣子讳光朝
冠军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检校国子祭酒兵部尚书
训禀义方。
才推命世。
学该典礼。
识洞机符。
倜傥不偫。
洞达无挠。
出则摧敌锋。
居则筦韬钤。
珠履尝馆于三千。
铁衣时驻于十万。
勋铭彝器。
誉冠缙绅。
银黄坐致。
琴筑自娱。
膺福履以乐天
坦襟怀以卒岁。
积庆垂范。
高朗令终。
诞生元臣。
为国巨镇。
兵部嗣子仲武
幽州龙节度副大使节度使两蕃经略卢龙军兼充招抚回鹘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兰陵郡食邑三千户。
星辰降祚而秉政清熙。
帝图立言而金玉王度
严干戈以卫社稷。
推彖象以究天文。
侧席求贤。
劳心致理。
历阶清级。
夙奉鸿私。
洎受钺专征。
登庸任相。
和羹鼎鼐。
图治六卿之先。
为国干桢。
论道三台之列。
破獯鬻之众。
帐盈七千。
拓鲜卑之疆。
地开千里。
七狄稽颡。
百蛮投诚。
张国四维。
承天八柱。
实生灵之藻镜
为明主之腹心。
由是赏受二帅。
职承阃外之专。
泽被壹宗。
□受专城之寄。
伯氏讳仲斌
蓟州刺史静塞军营田团练等使兼侍御史
季讳仲至。
涿州刺史永泰军营田团练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光禄大夫
姒续家宝。
蝉联国桢。
黄霸为列郡之雄。
关羽乃万人之敌。
相国有子曰直方
国子祭酒御史中丞
蓟州有子长曰得辅。
国子祭酒侍御史
次曰得平。
监察御史审州司马
敬铉幽都主簿
敬殷。
幽州参军
洎长房有子曰沛。
早亡。
琇。
监察御史
有孙曰惠连
殿中侍御史
皆圭璋特达。
冠盖相望。
丹青克绍于形容。
联芳于英蒂。
所谓勋业卓冠。
儒史名家。
穆然清风。
高视偫品。
相国以逮事逾远。
聿修渐遥。
既行。
贞珉未勒。
景行安仰。
思心罔宁。
是用伐石他山。
建碑立隧。
以俭居其家。
常窥旧史。
窃熟华宗
授简勒铭。
期于直笔。
盛德难名。
扣元关而常思堕泪。
謏闻强绎。
媲黄绢而徒愧受辛。
终惟恐惶。
敢载铭曰。
自泮元黄。
即垂载籍。
华宗上德。
奇谋异迹。
问道赤松
黄石
道著昭晰。
庆流辉赫。
当涂代汉。
典午承曹。
地分东西。
位列卑高。
为郎著节。
作宰操刀。
国储俊乂
代有英髦。
降及元魏
清河运偶。
为郡临燕。
卜居戴斗。
公卿窟宅。
德义泉薮。
史不绝书。
士无虚口。
惟唐八叶。
诞生尚书
文章轨范。
礼义权舆。
挥金满路。
载德盈车。
清风穆若。
善贾沽诸。
泳游道德。
蕴蓄儒史。
千钧。
名驰万里。
不享眉寿。
不登贵仕。
道迈前修。
庆流后嗣。
克生令子。
实曰时英。
魁梧器宇。
性格恢宏。
爵位隆重
度量襟灵。
业惟匡国。
学表过庭。
厥有孝孙。
作唐丞相
肃穆凤池。
峥嵘玉帐。
持衡任重。
仗节心壮。
龟鹤齐年。
山河比量。
藉藉偫从。
愔愔德音。
或台或阁。
如玉如金。
日星照地。
桃李垂阴。
雪霁昆阙。
花繁邓林。
晋勒景钟。
卫刊彝鼎。
金石既刻。
丹青重炳。
奏举彭汝砺元祐三年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范忠宣公奏议》卷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八、康熙《西江志》卷一四四、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一五、道光《鄱阳县志》卷三一
臣近曾具可充台谏官人姓名奏入,亦曾与邓温伯等面奏彭汝砺等可为御史中丞,乞陛下早赐点差,至今未蒙降旨。
伏缘举直错枉,则天下心服。
孔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盖用得其人,则不惟朝廷尊严,亦可使天下士风知所趋向,则其选用当否,所系不轻。
臣职叨宰弼,今逾半年,未尝进用一贤,以居要列,于臣可谓失职,朝夕不遑宁处,所以不避烦渎天听。
伏望睿慈早赐选择,庶当圣政之初,得以化服多士。
完美集序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四、《范忠宣公集》卷一○
自古国家将兴隆平之运、建不拔之基者,则必上天为生贤杰之佐,启佑其主,戴翊其世,而成非常之功。
故有商之兴也,汤得伊尹高宗傅说
周之兴也,文王吕尚宣王得申、甫;
汉之兴也,高祖得三杰,光武得寇、邓;
唐之兴也,太宗得房、杜,肃宗得郭、李。
故皆能光启皇图,成中兴王业。
至于我朝,仁宗皇帝享御绵久,道冠百王,泽浸四海,纯诚骏德,格于皇天。
故天将锡我宋以无穷之祚,是生良弼,以赞襄大议,定策元嗣,置天下于泰山之安,神器有覆盂之固。
时则有若康节张公,以清德直道,奋于寒儒,历职试位,由河东转运使入为御史知杂,正色抗论,以肃朝政。
仁宗从谏知臣,眷公甚厚。
公感上知遇,夙夜思报。
于时国本未立,公因启建储之议,事未果,出典外藩。
及拜御史中丞,复进前说。
仁宗益爱其言,而将行之,遂用公为执政
至嘉祐末,公既为枢密使西府,会韩魏公元宰二府协力,以赞丕命,英宗皇帝遂继大统
公之勋烈,辉映万世。
乃退身养道,十有馀年,康宁寿考,薨于正寝。
而朝廷赠有诰,谥有议
士大夫慕公之德者,哀有词,祭有文。
及铭于圹,纪于碑,而状于太史者,皆所以述公之功德。
得其髣髴,而未之尽也。
至今上特题其碑之额曰「清忠旧德之碑」,然后公之大节,于是乎称矣;
国家崇德报功之道,于是乎备矣;
天下修己为善之人,于是乎劝矣。
一举而三善从之,可不谓之美欤?
在昔人臣立大节、成大功,为天下士民之所称爱者,未必见知于时君;
居高位、席盛宠,蒙遇于时君者,未必见称于士大夫;
善其初者,未必能保其终;
盛其名者,未必能安其身。
如公者兼得而并有之,可不谓之完欤?
嗣子虞部君集公之赠诰、谥议、哀辞、祭文、行状、碑志为上下二卷,以藏于家,以传于世,盖孝子继志述事之一端矣,属某名其集而为之序。
某以先君文正公有同榜之契,而知公行事为详,义不得辞,请名其集曰《完美》,因以公之大节而叙其云。
苏右丞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三、《范忠宣公集》卷八
伏审光膺制命,进辖文昌,三事得贤,万方交庆。
某官德器端重,学术渊深,体明哲之姿,挺直方之操。
进退不更其守,言行必本于忠。
启沃圣心,尊崇王度
果繇中宪,入预政机。
盖人望之久稽,故舆情之其快。
载惟钦仰,倍越常伦。
罗城成表 唐 · 高骈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
西川境邑。南诏比邻。
频遭蛮蜒之侵凌。益以墙垣之湫隘。
寇来而士庶投窜。只有子城
围合而闾井焚烧。更无遗堵。
且百万众类。多少人家。
萃集子城。可知危敝。
井泉既竭。沟池亦乾。
人气相蒸。死生共处。
官僚暴露。老幼饥悽。
但言牢城。未敢出战。
货财而岂能般辇。商旅而空怀怨嗟。
兼是戎兵。同行剽劫。
贼路不能控扼。军营罕习干戈。
遂使烝黎。枉遭涂炭。
臣初到统押。便与经营。
平夷镇之堤防。焉能跋涉。
大渡河之把截。谁敢过从。
然须更议远图。以防后患。
严设武备。广筑罗城
雄壮三川。保安千载。
使寇孽遮围而不遍。军戎隈倚而无疑。
旋奉诏书。令臣参酌。
许兴版筑。冀盛藩维。
遂乃相度地形。揣摩物力。
不思费耗。只系安危。
趣十县之人丁。抽八州之将校
分其地界。授以城基。
运土囊而子来。持石杵而云集。
大兴畚锸。广修资粮。
五千堵之周回。川中捍敌。
百万人之筑起。空里巍峨。
日居月诸。功成事立。
金汤既设。铁瓮如坚。
控地道之莫能。徒云入寇。
纵云梯之强立。无计登陴。
白露屋之凌空。跻攀莫及。
青城山之对峙。形势不如。
拥门之扃锁坚牢。曲角之规模周密
壕深莫跨。壁峻难攻。
外边睥睨之崇高。内面栏杆而固护。
兽头帖出。雁翅排成。
覆瓦烟青。甃塼苔碧。
纵蛮再至。无计重图。
此皆仗陛下之睿谋。使微臣之刱制。
鬼神扶助。社稷庇庥。
臣限以守镇。不获奔诣阙廷。
无任踊跃屏营之至。谨画图差副使中散大夫内谒赐紫金鱼袋杨德章节度判官朝议郎检校尚书兵部郎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裴岘等奉进以闻。
兵法 其十二 战国齐国 · 齐太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神后加四仲者,以为明堂宫,时天一出游八极之外,行窈冥之中,日昭其前,月昭其后。
当此之时,天一自持玉弩执法丞相劾不道者(同上)
滕达道龙图元祐五年十二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一、《范忠宣公集》卷一二
呜呼达道,英迈豪俊,得于天资。
文章翰墨,雄健而奇。
甲科上第,名动京师
平步清涂,上所眷知。
视草禁林,秉宪中司
方圆不合,出守一麾。
昔我先公,乐育多贤。
才杰盈门,君实居先。
我之得友,乔木是迁。
中间契阔,几三十年。
比予易守,君在晋阳
交承道旧,愈久弥光
留不忍去,把酒盈觞。
别未经时,遽承公丧。
笑言在耳,怀想痛伤。
呜呼哀哉!
达道所蕴,志在康济
道未大施,而遽殄瘁。
朝野其嗟,亲友垂涕。
唯有令名,光显后世。
我守塞垣,君殁京师
棺敛弗亲,心往神驰。
聊伸一奠,以寓予悲。
呜呼哀哉!
傅侍郎中书侍郎傅钦之 元祐七年正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一、《范忠宣公集》卷一二
惟公敦大宏远,浑然德备。
天之生公,乃国重器。
克难于初,厥后益艰。
正色直节,人之所难。
治平庙议,公在谏职。
挺挺守经,甘心窜谪。
间关远宦,曾未还朝。
一废十年,乐道衡茅。
二圣当天,公以汇升。
乃丞中宪,百辟是绳。
以道去就,尚求补外。
肆秉大政,位实超拜。
在帝左右,亦越再期。
天下拭目,望公有为。
杨公素望,韦相清德。
未及大施,遽闻疾革。
呜呼哀哉!
某辱公之知,出处颇同。
屯邅流落,我则知公。
元祐进用,公不我先。
位高德薄,愧在公前。
笑言从容,暌离未几。
秩秩德音,今则已矣。
临奠莫及,寓诚一觞。
公有典刑,公则不亡。
尚飨!
湖北李宪除帅启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二、《昌谷集》卷七
恭审上游谋帅,宪长辍贤。
暴胜之仗斧绣衣,方持汉节;
羊叔子轻裘缓带,合镇荆州
我有二天,国重九鼎
恭惟某官岷峨合秀,参井储祥。
胸次准绳,得国史编年之学;
笔端经纬,如制科过閤之文。
名联雁塔之芳,足接麟台之武。
宣化自优于循吏,观风已劳于使臣
厥今襄汉之郊,孰为都会;
自昔吴蜀之势,以此喉襟。
望不重无以镇服兵戎,任不专何以收召豪杰?
已试金汤之效,揭为牙纛之威。
除目星驰,轸翼有耀。
群心风动,江汉不惊。
北门望重于莱公,西贼胆寒于老子
在此一举,可以万全。
古人兵法相传,要先制胜;
本朝国势不振,咎在议和。
安边境、立功名者徒守虚文,执干戈、卫社稷者本无固志。
决胜负近在目睫,视职守尚为蘧庐。
靖康之虽悔可追,竟捐三镇
绍兴之厥鉴不远,亦失两河。
今天下未能息兵,在江北实为对境。
已剥床而切近,宜伤弓而高飞。
外立藩篱,远设荆门之险;
内储梁栋,多收莲幕之材。
正忠义之号以齐奸民,行逗挠之法以肃诸将。
至若师旅饥馑之后,难于资粮扉屦之供。
剽掠未除,反吊民之初意;
封疆不画,失复古之本心。
兼爱南北之民,必得天人之助。
信其信先尽其在我,战不战却决于随时。
理在人心,明有同于揭日;
事掣其肘,难更甚于拔山。
往哉专制阃之权,久矣属经邦之望。
闻丝纶之沓至,知保障之必成。
韩玉汝之在陕西,朝登宪肃;
范德孺临庆府,政出忠宣
华有萼以相辉,鼓得枹而自应。
必朝奏而暮下,如春种而秋成。
萧相关中,乃能东向;
寇恂河内,孰敢北征?
果恢复之有期,徐登庸而未晚。
是为公论,岂止常谈?
某两见防秋,一皆愒日。
虽水旱相仍之极,决意抚摩;
当军旅数起之冲,强颜撑拄。
有志庶几成事,无财何以聚人?
盖尝信简册而妄论中外之事几,必先立规模而后合圣贤之用处。
稀星明月,无枝可栖;
白雪阳春,属和弥寡。
自快青天之睹,已深流水之知。
先生长者之风,修方伯连帅之职。
托名李太白,意不羡于郎官
适见管夷吾,心已归于王导
太子太保宣简田公神道碑铭熙宁七年五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〇、《范忠宣公集》卷一六
宣简公既改葬于河南府寿安县甘泉乡之龛涧里,后十有六年,其配永嘉夫人富氏,命其子承奉郎且以公功行之状,易名之议、志圹之铭,属范某曰:「昔先文正公当朝,号知人,而吾夫乃所荐进士
公辅政,吾夫遂居近侍,而继亦大用,周旋岁久,为志同道合。
唯是墓隧之碑,至今无辞以刻,敢以为请」。
窃惟庆历嘉祐之际,盛矣君明臣贤,相与讲图治功,而公以高文大策,进预国论,出入要显,遂总机政。
幼侍先君,熟公之貌;
及长,又得公出处终始之大节为最详,乃不敢辞。
惟公其先京兆田氏,后徙信都
晋末,契丹略地河朔,以公皇祖太傅北归,生皇考太师
景德初契丹澶州,以生口数百属太师,哀之曰:「是皆何罪,而使就死地」?
夜悉纵去,乃自拔来归,朝廷官之,至太子率府率以终,始家开封,而葬阳翟,遂为开封人
公,太师长子也,少有奇志,慨然喜功名,读书强记博览,一经目终身不忘。
为文章秉笔立成,瑰富雅健,尤长于论事。
初,举进士,赐同学究出身,不就;
再举,遂中甲科。
江宁府观察推官,以母英国太夫人李氏丧罢。
服阕,调楚州团练推官,就监转般仓,改秘书省著作佐郎
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迁太常丞通判江宁府
上书论时政甚切,赐诏奖谕。
方且以谏官召,会赵元昊反,西边用兵,夏文庄公、韩忠献公与先公经略陜右,言公材,请以自佐,乃为经略判官、直集贤院、参都部署司军事。
时承平久,将不知兵,兵不知战,每出辄败衄,人心危惧。
其后制宜防患,卒能以计禦贼,公裨益为多。
大将前设攻、守二策,又欲专用攻策,悉数路兵出击贼。
已得请,公力言其不可,乃止。
又上《备边十四事》,多见施用。
召还,为右正言判三司理欠凭由司、权修起居注,遂知制诰判国子监
西兵久不解,关陜大困,韩忠献公枢密副使宣抚,而公为之副。
使还,判三班院
又诏公视河北兵食,而保州兵士杀通判,婴城作乱,即以公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真定府路安抚使
公以兵至城下,贼惧,开门自缚。
入,诛首恶数十人,遂定。
以功迁起居舍人,移秦凤路马都部署经略安抚使、知秦州
丁太师忧。
是时边帅遭亲丧,多为诏夺,公恳辞起复。
上又遣中贵人手敕起公,公不得已,请归葬阳翟,然后还治。
既葬,托边事求见上,曰:「陛下以孝治天下,今朝廷不为乏人,而蝼蚁之志,不获自尽,臣死不瞑矣」。
因泣数行下。
上闻其言恻然,又视公貌瘠甚,不忍夺其志,乃许终丧。
服除,加枢密直学士泾原路马都部署经略安抚使、知渭州,转尚书礼部郎中,俄迁右谏议大夫、知益州,充益梓利夔路兵马钤辖
淯井夷人犯边,势且与乌蛮合,公盛兵甲临之,因遣人招辑,皆惶惧请命。
蜀经王均、李顺之乱,人易动。
先是,许守将以便宜,多专杀立威,虽小罪,或并徙其妻子出蜀,以故老幼死道路、丁壮逃而为盗者甚众。
公至,首询问民间疾苦,视贫弱不能自存者振业之,先教诲、后刑罚,果桀恶然后致之法,安之
奏减三司市布,增常平岁籴,以备凶歉。
蜀大饥,人无殍亡。
论者以公治蜀,大略有张忠定公之风。
治状闻,玺书褒谕。
给事中,召守御史中丞、充理检使,未至,复以旧职权三司使,加龙图阁学士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遂正充使。
天下财赋,自景德中尝会计,至是,公始复钩考出入虚实之数,盖岁入多于景德,而所出亦倍。
公以谓天子恭俭无妄费,而有司用度乃如此其弊,不革则殚民匮国,日益以甚,顾非主计者所得专。
则为《皇祐会计录》六篇上之,并乞颁示二府,冀人主知其故,而与执政图之。
上览之嘉叹。
未几,遂以为枢密副使
天子平日固待公以有为,及是任事,事无巨细,悉以访公。
公知无不为,亦言无不从。
嘉祐三年六月,除检校太傅、充枢密使
故事:大臣进拜,多以次迁。
公始超其列,人皆知上属任意笃,不久公且相矣。
是年十二月,暴得疾,不能兴。
上闻惋骇,亟敕太医诊视,中贵候问加损,相望于道。
公辞求去位,章凡十五上,犹赐告不许。
公意愈坚,乃以为尚书左丞观文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事。
公请不已,于是以太子太保致仕。
居数年,疾遂笃,以八年二月乙酉薨于第,享年五十九。
诏辍视朝,赠太子太傅,赙恤甚厚。
公仁厚长者,貌称其心,与人言谆谆款密,唯恐失其意,而其中有以自守,嶷如也。
友爱诸弟,人无间言。
自为小官,未尝私谒执政
器宇恢然,常以天下自任,识者知其必至公辅
在谏职,于小事未尝言,独引大体,启迪上心。
凡欲人主总揽威权,分别贤不肖,抑侥倖,明赏罚,以救时弊。
当是时,仁宗锐意太平,数咨访大臣以天下事,其所兴为,公建明为多。
富文忠公少相友善,夫人即文忠公女弟也。
迨公为枢密使,而文忠公实为上相,同时道行,位冠百僚,󲦤绅不以为二公荣而相贺,以为天下福也。
公既被疾,下至闾巷,咸戚嗟听伺,冀公复起,而公竟以疾薨矣,悲夫!
公讳字元钧
皇曾祖讳某,赠太保
皇祖讳,赠太傅
皇考讳,赠太师
无子,以弟之子至安为嗣,卒,又以至平为后焉。
始,公以嘉祐八年四月,葬许州阳翟三封乡西吴里之先茔。
居久之,夫人梦公若平生,以为水不可居,既而复梦云然。
即发圹,公柩果为水欹。
夫人乃自护还洛,而以熙宁七年五月改竁焉。
呜呼,公之神灵,其不昧如是,亦异哉!
铭曰:
田氏阴德,由太师积。
脱人而死,报不躬获。
克生宣简,为时贤臣。
其贤维何,于时有陈。
秉哲蹈仁,有烨其文。
于皇仁宗俊乂盈朝。
发策大庭,公维董、晁。
乃司边画,荒秽以薅。
乃理邦财,公私以饶。
遂都庙堂,谋谟枢极。
帝曰休哉,维吾夔、稷。
文经武服,无施不当。
帝畴公劳,方倚为相。
胡以疾婴,而失民望
士怀致君,所难者时。
功多享厚,谗毁或随。
公遭圣明,坦然设施。
不终大耄,天实为之。
新宫孔安,寿安之道。
刻碑墓隧,来世之考。
张文敏咨底奏稿剳记手书册戊午 清 · 何绍基
 押庚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
国史本传,文敏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入词林,直南斋,迟回馆阁者二十馀年。至雍正十年擢少寇、摄大寇,十一年真除,十三年抚定苗疆大臣,以无功获咎。乾隆元年赦令出狱修书,二年阁学五年擢少寇,七年晋大寇,九年十二月以父忧归,十年正月卒于徐州。盖前后任秋官十年,中间以重修《律吕正义》及撰拟文庙乐章,曾管理乐部耳,未尝移它部也。初摄大寇,即奏请更定律例六事。再任少寇,奏各省未发新书,拟罪必遵旧例。请于旧轻新重者,俟奉到日遵行。旧重新轻者,刑部即引新书更正,皆奉允行。其它所奏议,皆以慎重钦恤为主。盖生平究心律例,务持大体,故克膺眷倚,久于其职。奏章公牍草创,多出手裁,即是册咨底奏底,剳记可得其大凡矣。本传载:乾隆七年疏駮都统李憘所奏「重利放债借债人自首免偿」例,已经律例馆删除,不准引用,盖即是册中第二摺事。而此稿无删除旧例之语,然则此尚非定本也。「当日廷评之议」,此种笔墨,何止多如束笋?随意走笔,兼露舌锋,精悍之气,流溢行间,如见其掀髯论比,令它人百喙俱废也。雨舲中丞醉心遗墨,得此尤珍秘之。蒙以见示,辄为题后,并系以诗。又稿中有云:「市平银一两,换大制钱九百上下,或八百五十上下。米色虽高下不等,市价以八百文上下为率。」承上文谓一石也。余于嘉庆丙寅随侍入都,其时银价尚与此相似。米价之贱,则未闻似此者。想见太仓,陈陈相因,如西京文景至武帝之初也。因附著之。
溯惟宪庙年,执法尚严明。
张公侍从,奏谳多持平。
高宗御极初,鉴其忠谠诚。
一蹶乃再起,十载职秋卿
章牍每手草,訚侃非竞争。
即兹一二事,涂乙或屡更。
况积岁月久,悉务情法精。
严秘白云库,遗楮当连籯。
惜为蟫蠹饱,气乏斗牛横。
嗟此卅二纸,落世如瑶琼。
疑从破书簏,得自孔家甥。
今由曲阜出,尚在兖州城
惟公本硕学,奕叶书藏楹。
读律见经术,审乐知正声。
春秋气舒敛,皋夔职重轻。
生秉殊绝姿,迥出词流英。
如何百年后,仅以八法鸣。
特因怀旧诗,见许米董并。
羲之后一人,天奖得殊荣。
传闻折臂创,渥荷圣怀倾。
三朝侍香案,千春流盛名。
遂以翰墨重,致掩学识闳。
香南老居士,题躞纷充盈。
独于天瓶斋,片简百缣擎。
连年按部出,于鲁方祠兵。
采风有馀力,诹古多遥情。
获此赏且跋,蛇蚓相回萦。
明湖快雨来,节院晚风清。
觞我珍珠泉,古墨映澄泓。
最后持示此,谓宜有题赓。
吾意在表微,寸莛发鲸铿。
公书世知重,不待老猿评。
内侍省监楚国公仇士良神道碑 唐 · 郑薰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
运巨壑者。必资帆楫之便。
以鼓其波涛。筑广厦者。
必坚柱石之材。以完其结构。
故明王圣帝。立国保家。
莫不求竭忠宣力之臣。配帆楫柱石之用。
懋崇基业。宏济艰难。
百代通规。千载相遇。
孰称全德。其故开府仪同三司内侍监致仕楚国仇公乎。
公讳士良字匡美
海丰兴宁人也。宋大夫牧。
以忠烈正直书于春秋。公实其裔焉。
其后香以文雅仕于东汉。儒以议论贵乎北燕
蝉联圭冕。晖映简册。
代著奇节。率多令人。
史编家谱。一二详焉。
显公之曾祖考皇朝正议大夫内给事赐绯鱼袋讳上客府君。忠昭事任。
绩懋声猷。躬行正途。
克嗣先业。烈祖皇朝议大夫内常侍赐紫金鱼袋讳奉诠府君
名以才彰。功由道著。
王氏教让。羲之巳行。
于公高门定国方大。
皇考讳文晟府君。精持贞廉。
高挹尘俗。位以命屈。
庆因善馀。厥惟楚公
克振勋德。追赠特进左监门卫将军
赐紫金鱼袋。申公之诚孝也。
公年未弱冠。入仕东朝
是时宪宗皇帝主器承华。体元储两
亲奉再饭。共欢九龄。
助澄少海之澜。更阐前星之耀。
永贞十年授掖庭局宫教博士。赐绯鱼袋。
元和初以旧恩本固。新渥弥隆。
既颁侍从之勤。首举宠迁之命。
宣徽供奉官赐紫金鱼袋。
检身极敬。奉辇施劳。
励自牧于撝谦。表无私于应对。
闰六月朝散大夫内侍省内给事宣徽供奉官如故。
材力彰于省局。周旋美于禁闱。
骤议甄升。更加命秩。
冬十月内常侍。馀如故。
未周星纪。三历显途。
既洽讴谣。且明恩泽。
虞卿再见。为赵上卿
荀爽九旬。登汉三事。
允膺时议。彼或多惭。
三年以本官充内外五坊使。寻或迁宣徽供奉官
发彼五豝。辅驺虞之仁化
殪此大兕。咏吉日于蒐。
外抚之暴横自消。中野之井闾知感。
十年大中大夫内侍省内常侍。寻以本官充平卢军监军使
全齐旧壤。继代邀恩。
甲兵盛充。贡赋不入。
公闻其叛涣。谕以忠贞。
爰革非心。几至效顺。
明年诏徵。又以内侍依前宣徽供奉官
吴寇据淮。天兵在野。
逗遛不进。沮败为忧。
使臣往谕中旨。遂命公以本官及职充淮西行营宣慰使
至则大布皇泽。益励军威。
四远瞻风。万夫振气。
而又尽得机要。既还奏闻。
竟至成功。期为显效。
十五年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将军。充内外五坊使
仍赐上柱国。又进封南安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驱兽而无害五谷。
充庖而有事三田。蕙圃兰塘。
落飞驻走。助开三面之网。
勤施一目之罗。鄙长杨之大誇胡人。
笑上林之务矜楚使。条令既肃。
巡游尽欢。其冬复加冠军大将军
长庆初五坊使。以本县进封开国子
寻进侯爵。食邑一千户。
宣徽供奉官皆如故。二年凤翔监军使
进封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亶父旧疆。缪公遗政。
郡邑则武安留守扶风则马谟擅名。
杂于版屋之郊。号为难治之俗
公揽辔即路。下车抚戎。
三军畏威。百姓怀惠。
宝历二年徵。复为宣徽供奉。
以本爵进封郡食邑二千户
寻除鄂岳监军使。傍连荆楚
南接湖湘。闾阎皆土著之安。
货贝有山积之富。兵不坚利。
人皆惰游。公深赞训齐。
同为勖勉。知方有勇。
自我而能。太和元年入为宣徽供奉官
转内坊典内侍省。秩清事简。
优逸自娱。莫展长才。
郁于偫论。俄拜右神策军副使
公于是端肃以贰戎政。廉让以播军声。
屏卫益严。暴悍知禁。
二年擢为右领军卫将军内外五坊使。讲事一时。
农不易陇。选徒百队。
人不告劳。鲜扁而布青林。
行事而无遗兖。貙貗古法。
蒐狝新规。指顾之间。
莫非尽善。六年真拜内侍省事
馀如故。明年转大盈库。
领染坊。依前知省事
恩泽浃于寰瀛。宠赐周于藩服。
绮罗万段。锦绣千筐。
每极珍华。曾无滥恶。
又元黄朱紫。染彩文章。
靡不精鲜。悉中程度。
以赏能陟于飞龙使。本官并仍旧。
御闲二六。天骥三千。
异骨峰生。深沟血溢。
亲习尽驰驱之妙。偫分多驵骏之奇。
刍秣尤精。稿秸常羡。
九年五月左神策军中尉左街功德使将军省事如故。
练达戎机。总亲护禁。
典理爪牙之卫。左右心膂之师。
宽不丧威。简不旷务。
气励熊罴之勇。手持虎豹之韬。
恩由忠深。士以诚感。
张孺骖乘。孝宣乃安。
赵喜宿卫显宗加厚。
左骁卫将军。馀如故。
既而郑注挺妖。李训附会。
列奏伪瑞。固邀銮舆。
图害腹心。渐逞奸毒。
公先机立断。禁旅遽齐。
坐遏凶渠。保护帝辇。
指名魁首。俄顷追擒。
其馀躁竞进取之徒。枝连叶著之党。
或志谐狂计。罔自正身。
或迹比顽童。居然就祸。
莫不尽苞恢网。同抵国章。
由是宗社乂宁。中外协睦。
非夫忠谋天假。广业神通。
其孰能如此乎。及于庙堂议功。
公在第一。优诏加特进本卫上将军
中尉省事如故。位轻于德。
赏不配勋。难许冲谦。
终升峻级。寻迁骠骑大将军
开成五年开府仪同三司卫上将军封楚国公
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颁恩常例。非私受也。
会昌元年又加食实封二百户。寻擢为观军容使
兼统左右三军。奖旧常仪
昭异渥也。公每念祸伏福中。
禄为身累。将持盈满。
莫过退休。三年
以寒暑内侵。针凿罕效。
因求散秩。用遂素怀。
乃除内侍监将军省事如故。
寻又连表陈让。固辞恩荣。
优诏以本官致仕。其年六月二十三日
薨于广化里之私第。享年六十有三。
呜呼。身随运往。
名寄勋留。一代推雄。
九原表杰。天子悼之。
罢朝两日。赠扬州大都督
公弱冠以辨智取位。强仕以干蛊居官。
及莅大政。以机略致勋劳。
臻于贵寿。以恬退保终始。
事在简册。爵极天人。
出入七朝。显扬三纪。
秩以功艺进。道由忠直彰。
击鞠广场。则驰先百马。
弯弧迥野。则飞落双雕。
故得侍娱游则三领五坊。承顾问则八加供奉。
元和中卢从史上党兵劲。
阴结叛臣。宪宗皇帝护军中尉吐突公统戎专征。
密勿神算。诱至幕下
缚送阙庭。是时公适在军。
助成丕绩。其或扬镳宣命。
电扫雷惊。每播深恩。
亲当横阵。两河平殄。
颇预其功。虽不自矜。
实传众口。而多材多艺。
强记博闻。举策画若应神明。
簿书无逃心目。而又精鉴。
冠绝当时。门馆宾僚
荐延功行。必求明德。
用辅圣朝。则有秉忠正之心。
匡赞之任。才表正佐。
出为国桢。康济偫生。
辉华四海者矣。然后知卫将军七击匈奴
封侯九国。崔骠骑六征绝塞。
列将八人。特美高勋。
岂膺贤弼。以今方古。
我德为优。以四年正月二十三日
归葬于万年县宁安乡凤栖原社季村。夫人安定胡氏祔焉。
礼也。夫人故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户部尚书承恩之女。
性德天才。标冠族。
叶组紃之懿范。彰图史之贞规
法度所以正家。柔闲所以遵道。
洎祥开凤兆。德协鹊巢。
芳徽溢于闺闱。令则洽于姻族。
以公勋位峻重。累封至鲁国夫人
壬戌岁先公而殁。有男五人。
宣徽使银青光禄大夫内侍省内给事赐紫金鱼袋曰从广。次光禄大夫检校散骑常侍持节曹州诸军事曹州刺史御史中丞上柱国南安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曰亢宗
閤门使朝散大夫内侍省内府局丞赐绯鱼袋曰从源。次邠宁监军使中散大夫内侍省内侍局丞赐绯鱼袋曰从渭。
幼曰从潩。皆禀过庭。
早通诗礼。承恩入仕。
共效忠勤。为明庭之羽翰。
作私室之符瑞。不忘素业。
自致青云。宜乎懿德有后。
信不诬矣。大中纪号五年
克平四裔。东南款化。
西北开疆。三耀舒光。
八纮无事。皇帝念功轸虑。
录旧申恩。惟楚公永贞时祖宫有翼戴之劳。
元和时宣徽有委遇之渥。今则已悲封树。
未刻松铭。乃命举其殊庸。
勒在贞石。用传不朽。
昭示将来。特诏词臣
俾其撰述。臣薰恐惶直叙。
不敢虚美。谨为铭曰。
仇氏之先。本宋大夫
就义轻死。名昭册书。
厥后闻人。汉香燕儒。
乃生楚公。前修不渝(其一)
焯焯楚公俊乂迈德。
克抱才器。必循典则。
天资忠孝。神助正直。
高揭勋名。几摧奸慝(其二)
从史负力。潜通镇郊。
上将授诏。缚归天朝。
楚公佐成。众不敢摇。
东国大定。尘氛自消(其三)
蔡寇不庭。诛行原野。
偫校伤败。师无进者。
楚公衔命。汗血波泻。
貔貅鼓气。城垒连下(其四)
注训勃戾。妖淩北宫
和銮在御。狂祲来冲。
楚公奋臂。甲士趋风。
克歼渠孽。乃建殊庸(其五)
五坊三居。公畋有节。
宣徽八人。密议攸竭。
再监戎阃。将校感悦。
一牧郊垌。骅骝夐绝(其六)
佐佑帝室。手提禁师。
士伍胥附。皇心勿疑。
持满先戒。居高不危
悬车告谢。彭薛肩随(其七)
骇起截飙。哀缠逝水。
空留洪烈。永载青史。
精爽何之。壮猷已矣。
京兆开阡。寿堂在此(其八)
仕承泰运。殁偶昌期。
徽音不泯。令嗣衔悲。
圣念既勤。爰斲丰碑。
事功难究。有腼色丝(其九)
川常不移。已列。
元室虽闭。清风靡歇。
作皇代之英臣。期终古兮无绝(其十)
禁步内如非己业只不得再安坟墓起造垦种听从其便判 宋 · 胡颖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九、《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
详阅案卷,知县所断,推官所断,于法意皆似是而非。
推官所引之法曰:诸典卖田宅,四邻所至有本宗缌麻以上亲,其墓田相去百步内者,以帐取问。
李细五于黎友宁所买李二姑陆地,系是墓邻,合听李细五执赎,其说固是矣。
然在法:典卖田宅满三年,而诉以应问邻而不问者,不得受理。
黎友宁买,系在嘉熙二年之春,李细五入词,系在淳祐二年之秋,相去凡隔五年,虽曰有邻,已不在受理之限。
知县所引之法则又曰:典卖众分田宅私辄费用者,准分法追还,令元典卖人还价;
即典卖满十年者免追,止偿其价;
过十年,典卖人死,或已二十年,各不在论理之限。
若墓田,虽在限外,听有分人理认,钱、业各还主,典卖人已死,价钱不追。
遂判令李细五于限外执赎,其说尤为卤莽。
盖其法中明言典卖众分田宅辄费用者,则是指未分之产业,已分则不可言众分矣。
又言听有分人理认,则是指众分之中有分者,已分则各有所主,众人不复得为有分矣。
今此地李氏祖业,然李二姑之父李彦椹于宝庆二年已拨与女作随嫁资,如此则是分析日久,即非众分之业,李细五安得为有分之人?
执法而不详其意,宜乎黎友宁之不伏退业也。
但在法理年限者,以印契日为始。
绍兴十二年二月二日都省指挥:庶人墓田,依法置方一十八步,若有已置坟墓步数元不及数,其禁步内有他人盖屋舍,开成田园,种植桑果之类,如不愿卖,自从其便,止是不得于禁地内再安坟墓。
敕令所看详,四方各相去一十八步,即系东西南北共七十二步。
绍兴十四年十月五日尚书省批下敕令所申:婺州申,墓禁内起造屋宇,合与不合毁拆?
及日后听与不听起造斫伐?
如是田园,听与不听地主垦种?
本所看详,虽在禁步内,既非己业,惟日后不许安葬外,如不愿卖,自从其便,仍不许于步内取掘填垒。
乾道九年七月十五日指挥,亦只令地主不得于墓禁取掘填垒。
今合索黎友宁买契,审验投印年月,如李细五入词在印契三年之内,合勒黎友宁交钱退业;
如入词在三年印契之外,合听黎友宁仍旧管业,起造垦种,听从其便,即不得于禁步内再安坟墓及取掘填垒。
佥厅监照施行。
次韵金侍御见和 其二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十○第十三
慷慨如君见不曾,迂疏似我谢无能。
衰容长愧杜工部,时论方归韦左丞
冀北腾骧追日骥,海东横截得霜鹰。
明时选用皆豪俊,宪长胡然老病仍。
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 其一 西汉 · 董仲舒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三
陛下发德音,下明昭,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益明;
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
《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
皆强勉之谓也。
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
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
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
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
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于骨髓。
故王道虽微缺,而管弦之声未衰也。
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
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也。
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上天祐之,为生贤佐,后世称诵,至今不绝。
此夙夜不解行善之所致也。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
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之符也。
周公曰「复哉复哉」,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皆积善累德之效也。
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
刑罚不中,则生邪气;
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
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臣闻命者天下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
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
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
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
犹金之在熔,惟冶者之所铸」。
「绥之斯徕,动之斯和」,此之谓也。
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
正次王,王次春。
者,天之所为也;
正者,王之所为也。
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
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
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
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天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
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
功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
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
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
虐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
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
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
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
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熟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
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贱不得致也。
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又有能致之资,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主矣。
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
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
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
至周之末世,大为亡道,以失天下。
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故立为天子十四岁而国破亡矣。
自古以徕,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
其遗毒馀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嚣顽,抵冒殊扡,孰烂如此之甚者也。
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
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此三句《礼乐志》作「一岁之狱以千万数,如以汤止沸,沸愈甚而无益。」)
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
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
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礼乐志》作「而至今不能胜残去杀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今临政而愿治七十馀岁矣,不如退而更化;
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
《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也;
五者修饰,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